新三板中报落幕逾七成公司盈利

新三板发展继续高速进展。就在14日,新三板的挂牌公司总数突破9000家,再创新高。而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分层过后的新三板首次发布半年报。尽管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下滑,但整体看,新三板企业成长性仍然突出,盈利性也仍然向好,有超过七成新三板公司实现盈利,整体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不过,在中报揭晓的同时,创新层企业和基础层企业也展现出了各自的差异,市场关注的是,分层制度下,新三板企业展现出怎样的格局特点?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6.8%

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企业经历了分层制度的落地,也经历了监管持续从严,面临着格局重塑的挑战。就最新数据看,上周新三板市场成交金额25.03亿元。三板成指与三板做市指数也微涨,其中三板成指上涨0.03%1152.18点,三板做市指数上涨0.64%1090.50点。

尽管上述两个指数近期持续在年内低位徘徊,但新三板截至上月末交出的半年报答卷却不乏亮点。据机构统计,截至2016831日,在8895家须披露2016年半年度报告的公司中,除了43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半年度报告,8852家完成披露的公司今年16月共实现营业收入6880.1亿元,同比增长16.8%;净利润402.7亿元,同比增长3.2%

兴业证券分析认为,上半年新三板整体财务指标下滑,一方面是因为上半年经济大环境影响,由于经济总需求的萎缩加速向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传导,相对刚性的营业成本增速超过收入增速,带来毛利率水平的大幅下降。此外过去一年各类金融资产收益率的下行,股权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叠加上半年新三板融资功能削弱使得板块内企业的外源融资渠道受阻,导致现金流水平和外延式扩张的减缓。

尽管增速有所下滑,但相比A股上半年整体盈利下滑4.65%的大势看,新三板相对更具活力。据机构统计,上半年超过七成公司盈利。具体看,73.2%的新三板公司实现盈利,新三板整体和营收总量分别为402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7.1%,创新层的营收总量165亿,增速为28.1%

分行业看,收入增长最快的是电信、信息技术和公用事业行业,而从净利润看,增长最快的是能源、公用事业和可选消费行业。此外,消费和医疗行业ROE最佳。

不过,受到投资收益拖累严重,归母净利润增速出现了近两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尽管如此,新三板仍是成长股投资的重要市场。分别有66%57%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实现了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收入增速处于10%30%之间的挂牌企业接近17%,有近40%的挂牌企业投资回报率高于10%

创新层和公司盈利能力更强

新三板上半年以来经历了快速增长的半年,也经历了分层制度落地等重大制度变化。作为分层制度落地后首次中报答卷,分层后创新层、基础层企业各自增长情况也在市场重点关注的范围。

据统计,创新层在收入增长、盈利能力、融资能力方面明显强于基础层。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创新层收入增长28%,净利润增速19%,高增速公司数量和占比甚至超过创业板。据安信证券统计,创新层中净利润增速超过50%的公司一共235家,占比达到35.22%,超过创业板的29.42%

另一方面,创新层的盈利能力也相对更强。据兴业证券统计,毛利率与净利率均高于基础层,盈利能力更强。基础层与创新层毛利率中位数分别为32.46%34.47%;净利率中位数分别为4.25%10.50%。对于这一差异,中信证券分析认为,创新层中属于高毛利率行业的企业占比更大,而且在同行内大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所以毛利率中位数更高。

此外,相对于基础层,创新层的融资能力更强,体现在平均融资性现金流更高,更好地降低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半年,基础层与创新层的平均融资性现金流分别为454.01万元和1573.15万元。

不过,中信证券同时表示,不管是从毛利率还是从ROE的维度来看,创新层相对于基础层的优势均在收窄。

下半年估值仍有向下调整空间

上半年新三板的收入增速和利润来看,均有明显下滑,引起部分投资者担忧。机构认为,投资者在下半年需重点关注财务表现带来的负面冲击,尤其是新三板公司估值继续承压的可能性以及监管完善带来的制度推进放缓风险。

中信分析认为,上半年新三板调整除了经济大环境因素和投资者对新三板市场整体估值体系的全面调整,也来自于对挂牌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全面评估。而未来,新三板市场各层次的估值水平依然有调整空间。另外,监管层加强挂牌企业信息披露与行为规范的努力仍在继续,下半年监管依旧将处于持续加强状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三板投资者应当做出哪些方面的策略调整?中信证券建议关注重点产业链,包括教育、大数据、智能硬件、企业级SAAS、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板块;同时遴选成长性、盈利能力具备相对优势且估值处于合理水平的企业,可以从营收、毛利率等角度着手考虑。

上海证券则表示,基础层企业有成功转板可能的标的也较有潜力。对应2015年的业绩来看,协议转让企业、做市转让企业、创业板企业和中小板企业的PE均值分别为31.8429.59146.94163.60。总体来看,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市盈率是新三板的5-6倍,一旦优质的新三板企业成功转板,其股价将大幅上涨。

2016-09-19 15:08:02